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出手不凡 (第1/2页)
玉濑八百户真封,约有三千丁口。 一年租额六千石粟,还有六千丈绢、九千两绵,这还不算每年服役的那二十日。 李逍两成好处,那就是一千二百石粟,一千二百丈绢,一千八百两绵,这个好处若真能拿到,可谓极高。 蓝溪的山地坡地,一亩地收成不过石余,这可是比李家那千来亩地一年的产出还高的。 帮别人管理封地,一年收益超过自家千亩地,这样的买卖当然做的。 但赵大夫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的,道理上是一年能收这么多租税,可实际上蓝溪百姓均田不足,所以租调负担就高,往往是今年拖明年,明年又欠去年的。 若征收不足,李逍就得自己垫付,这可也是非常不划算的。 “遇灾荒,自有惯例可按朝廷制度减免租税。而一般情况下,我也有考虑过。我们蓝溪山多地少,而且田地比较贫瘠,尤其是缺少水利,亩产较少。如果我们能够提高一些田地亩产,那么封户们的土地虽然没有增加,但收益却能大大提高,交租纳税的能力也就能提高。” “可是这谈何容易啊?”赵先生道。 说是这么说,但要做到难啊。 这年头田地本就广种薄收,蓝溪还山多地少多坡地,就更薄收了,要增产如何做到。 “事在人为,我考虑良久,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提高亩产。一是深耕细作,二是优选优育粮种,三是保证水利灌溉,四则是增肥增产。若能从这四个方面提高,则提高亩产不是问题,到时别说一亩还只收一石,就是亩收两三石我觉得也不是问题的。” 后世一亩地能够收七八百斤甚至是上千斤,这个时代固然做不到,毕竟没有农药和化肥,也缺少灌溉,靠天吃饭。 但是提高提高,也不止一亩才收百来斤的。 关键还是技术和理念。 比如说,对粮种优选优育,选育优良种子就很重要。再如,改良耕具,使用牛马等畜力,对土地深耕,也一样能够提高产量,甚至可以三年两种,或一年一种,更可能一年种两种作物,来提高产量。 如今许多百姓因为贫穷,缺牛少马,甚至人力耕种,土地难以深耕,收成也就减产。 另外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开始知道粪肥能够肥地,但对土地施肥这块,还是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阶段。 其实不但人畜粪便可以施服,还有许多东西能够肥田,比如塘泥,比如草木灰,甚至是如豆饼等等,如果能够建个沼气池,那更不得了。 另一个水利设施这块,也一样是大大限制粮食产量的,仅靠天吃饭是不够的。得修水渠,修池塘水库,修水车等。 总的来说,李逍能够想出许多措施来增产。 “三郎说的这些可都是很费人力物力的,一般庄户哪里有这钱啊。” 谁不知道用牛马深耕,谁不知道用好的铁制耕具,可这都要钱啊,还都不便宜。为什么朝廷禁私宰耕牛?不就是因为耕牛珍贵嘛,一般百姓都拥有不起牛,在均田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