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史前战争 第七十三章 炼铁 (第2/2页)
他记得先前在山顶的时候,远远地看到谷中有一堆裸露的乱石,当时老方估摸着,那十有八九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铁矿了。 但他事情一多,就把这件事给搁置了。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将那乱石定为第一个目标。 …… 半个小时后,老方十分欣喜,自己的猜测没有错,眼前的这乱石群,确实是一堆露天的铁矿。 典型的陆相火山侵入型铁矿床,矿体呈透镜状,规模不小,体长足足五六百米,宽度一百四十多米,老方现在无法知道它的厚度,但估计在十米以上。 矿石以磁铁石为主,赤铁矿次之,但这些矿的含铁量,老方就不得而知了。 矿床找到了,老方心情不错,在他看来,进入黑铁时代指日可待。 他找来三十多人,拿着石锤,对着那些表面上的矿石一顿乱敲。 敲了两个多小时后,还真让他砸了五六百斤下来,现在表面这层都已经被砸得光秃秃的,再砸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了。 老方只好暂时作罢,他有种望洋兴叹的感觉,宝贝就在眼前,而他暂时没有办法开采。 因为目前他的工具实在太低端了,完全无法凿动岩层。 他也不着急了,让人将这五六百斤铁矿石搬了回去。 接下来的时间,老方都花在炼铁上了。 老方开始做炼铁炉,第一个炼铁炉自然是最简易版的,毕竟他还没有什么工具,完成不了某些复杂结构中的关键东西。 炼铁炉跟某些野外求生视频中差不多,不过他增加了炉子的大小,以求一次能够炼出十斤生铁,另外,他还加了铁水出口,他希望能够一次性将铁给融化,而不是用东西夹出来再敲打。 为了提高温度,他设计出比皮囊更为合理的箱—手工转到式风箱,箱体是用砖与泥搭成的,水平长度与垂直高度都有一米左右,深度差不多六十公分。 风叶的框架是用竹片做的,长九十公分,老方做了两个,将它们中间部位,垂直交错绑在轴杆上。 轴杆选用了一根笔直的杂树,轴杆的一头卡在专门为其设计的竹筒之中,另一头伸出箱体外,老方在上面绑了一个手摇的设置。 老方试了试,四片风叶的风箱,那风还挺猛。 炼铁炉做的差不多了,老方命人将前几天用土埋着的巨树挖出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新鲜出炉的炭。 老方忙上忙下,很多事情都得他亲自动手,而几名机灵的北冥族青年,在参与的同时,也在用心记忆着。 从和泥到垒砌炉子,从风箱的制作到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施,其问题多得够出一本傻瓜教程了。 老方也毫不保留地解释着,他尽量深入浅出,然而,还是有很多问题,他根本无法对他们解析透彻,不是老方的词汇不够,而是这些人的认知水平暂时无法理解。 老方无法解释风箱会给火炉足够的氧气,无法解释矿石要达到什么温度,才会变成生铁,更加无法解释矿石在高温下,与氧气产生以及一氧化碳产生的化学反应。 老方对这些比较深的东西一概不说,免得这帮小学生一般学历的家伙脑筋转不过来,只是要求他们努力记住一些关键的地方。 开始炼铁了,老方先将铁矿在铁炉中摆好,然后生了火,在风箱的转动下,火越来越旺,等差不多了,老方将一箩筐炭倒下去。 然后是漫长的摇风箱过程,还好老方的风箱用料足,将速度摇到极限也没散架。 为了使风箱高速运转,他又弄来十多个人,采用轮流休息制,这也是他以前炼铜的时候,积累的经验。 在二十多人轮流的高强度工作下,炭火变得极旺,也消耗得很快,炉子是封闭的,大部分热量留在炉膛内,只有一小部分随尾气排出烟囱。 在加炭的时候,他朝炉膛里望了一眼,炉膛里一片火红,情况一片大好。 纯铁的熔点是一千五百多度,但现在加入了大量的炭,使其熔点降低到一千度左右。 如果炼化炉设计合理的话,这样的风力,是完全可以将其融化的。 老方知道炼铁成功,他找来粘土与黄土,先用粘土捏了一柄大铁锤的模样,再在黄土里印出一个凹模,并且老方还预留了一个装木把手的洞。 不过,这个模具没有盖,完全采用露天模式到时候能不能好看一点,全凭眼力与手力了。 第一批铁水,大约二十来斤,倒进铁锤模子力,已经不剩什么了。他继续往炉里加着小块的矿石以及大量的木炭。 炉里的温度已经升起来了,矿石融化起来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