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回: 淳于兰《春明晚报》专辟收藏版 上官家聚会于木、马老侃吃喝 (第4/5页)
啧称奇,来不及大加赞扬,就又把筷子伸向杭州酥鱼。 淳于兰紧跟着马老,也把筷子伸向杭州酥鱼。 这时,马老在吃了第二口酥鱼后才发话:“哦,太好吃了。想不到上官先生老母亲的手艺也传下来了。这酥鱼各家有各家的味道,最好吃的莫过于南宋祖传的秘制法,据说在杭州也很少有人能端出这么正宗的酥鱼了。” 说着,马老又喝了一小口云南竹筒米酒,他说:“这米酒喝时要细细品味,不能牛饮,那样尝不出什么味道。” 淳于兰脸红了,”牛饮“?这让她心里有些不爽。但她也学着马老的样子,喝了一小口米酒,润在嗓子里,仿佛有一丝丝嫩竹的清香在嗓子里弥漫,再慢慢咽下,感觉确实不同。 于木说:“这米酒也是上官先生家的祖传秘制,竹筒要用当年的新竹制成的竹筒,米酒要趁热放入竹筒内,沁入新竹的味道,那才好喝。” 这时,于木和马老的筷子又都伸向了俄式首都色拉,边伸着筷子马老边说:“上官先生会制作首都色拉,味道堪称一绝。今天这一道色拉,估计是他亲自下厨做的,别有风味啊。好吃,好吃啊。” 一边吃,马老和于木一边不停地点头称道,相互交流着品味美食的体会。 一会儿,热菜上来了。一人一个托盘,上面有一小碗鱼翅羹和一小碗米饭。淳于兰上来就是一筷子鱼翅羹,马老赶紧制止淳于兰说:“哦,这可不是粉条。要一点点慢慢吃,别着急。”说着,马老把自己的那份米饭松开,慢慢用小勺舀一点鱼翅羹放在米饭上,细细品味。 淳于兰也学着马老的样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于木看着淳于兰笨拙的样子,不无揶揄地说:“你这个大记者,BJ哪家五星级饭店没有去过,还需要马老指导吗” 淳于兰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些记者一个个都忙得要命,大家都是风卷残云式地吃饭,谁也顾不上细细品味。” 马老击掌叹气,他插话说:“唉,可惜了那些精美可口的饭菜!” 于木接着说:“曾有一位私人老板请我到他家吃饭,鱼翅饭用大锅盛,随便吃。” 淳于兰说:“我曾在BJ出席过一位阿拉伯王子的晚宴,进餐厅时,一人发了一盒他们家族精制的苍蝇图案的银币,落座后,每人一瓶XO伺候,喝不了的自己打包带走。在BJ的一些私人会所,吃鱼翅饭随便点。有时候,贵的东西摆多了不一定是好事。一些小知识分子,喝8000元一斤的龙井茶只买一两,一边读着自己喜欢的小说,一边品味,其乐无穷。而一些暴发户,喜欢炫耀拿8000元一斤的龙井茶煮茶叶蛋,当然也无不可,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接着,又上了清蒸鱼头和红焖鹿唇这两道菜。 不一会儿,最后一道菜端上来了,淳于兰看见马老和于木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们齐声欢呼:“哦,茄鲞上来了。” 淳于兰看了一眼茄鲞说:“这道菜我在BJ后海恭王府旁边的四川饭店吃过。” 马老白了淳于兰一眼说:“四川饭店的茄鲞怎么能和上官先生家的比,这才是地道的清代茄鲞,严格按照《红楼梦》中曹雪芹描述的做法制作,是当年上官先生家主厨复制首创的。”他边说边吃边赞叹道:“地道,实在是地道,太地道了!”。 淳于兰心想:“你没和200多年前的曹雪芹一起吃过饭,你怎么知道地道?附庸风雅!”。 再看于木,他根本顾不上说话,一口接着一口地往嘴里填着茄鲞。 说话间,淳于兰的筷子也伸到了茄鲞的盘子里。 吃完饭,一位衣着朴素的小保姆把大家领到一楼大厅喝咖啡。淳于兰、于木和马老各要了一杯卡布其诺咖啡,边喝边聊。 马老对于木说:“看来,上官先生最近的经济情况不错,想必是又有实力和我们在拍卖会上一比高低了。” 于木只是微微笑了笑,没有回答。 这时,大厅的大门开了,一个相貌大约40多岁的中年男人风一般地进门了,他满头黑发,容光焕发,穿着一件考究的呢子大衣,边脱大衣,边和于木、马老大声地打着招呼。 于木和马老赶紧起身,向中年人迎了上去,于木边走边说:“上官,总算把你盼来了!” 哦,这就是上官先生! 淳于兰也起身,迎向上官先生。 上官走到淳于兰的面前,大声说:“哦,你好,美女记者!” 淳于兰说:“别叫我美女记者,我叫淳于兰,《春明晚报》记者。很高兴和你这位京城的大收藏家认识。” 上官落座后,让小保姆给他拿了两瓶冰山矿泉水,打开一瓶,一口气喝光,接又喝了第二瓶。 这时,马老端着他那杯咖啡浅浅地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