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青铜鼎 (第2/2页)
老扈出去了,也不晓得么子时候回来,何洛挂着巴三的事,只好压下满肚子的遗憾留下口信离开,等他走了,这个汉子才眼神有些复杂。 扈老十这两天哪都没去,就窝在自己家里也不知在折腾什么想什么,只交待他们有人来找就说他有事出去了。算了,古古怪怪的,反正跟他莫得关系,汉子想着,也从反方向离开。 何洛找不到扈老十,脚下一拐就去了码头小酒楼找范十九爷。 掌柜伙计看到他倒是一脸笑,可听说找范十九爷就一脸不好意思:“小何先生来得巧了,我们十九爷两天前出门了,还莫有回来,回程我们都冒晓得。” “实在是对不住啊,小何先生您放心,等十九爷回来,我们一定转告他您来寻他的事。” 何洛倒没作他想,转身出了酒楼只心下奇怪了一番,怎么十九爷和扈老十竟不约而同的都出去了。 一天的假,他又没处可去,想到自己穷得慌,上回的古玩巷子没逛完,码头离那又近,便揣着钱又去了那边。 天气不好,飘着毛毛雨,外头的摊子比那天要少一些,生意也冷清很多,摆摊的都窝在屋檐子下头,几个人围着个小火炉子聊天说话打发时间,看到有人来了也不近去,眼皮子一撩盯着摊子别被人顺了东西。 何洛逛了好些个摊,因为有雨,字画类的几乎看不到,等慢慢走着,一个摊子上的一个个头不小的铜鼎吸引了何洛的眼光。 他走过去蹲下,借着打量摊子上的玉饰钱币,用眼角偷偷观察这个铜鼎。 粗看一眼,这个鼎给人的感觉是个假货。 这个鼎锈蚀得厉害,表面坑坑洼洼现出的小片鼎身是一片青蓝色的锈斑,有些地方则是几乎占据整个鼎的白色的堆积物,只能偶尔从中看出一丝两条的刻痕。鼎大有如少年一个怀抱,四方两耳四足,静静的立于摊子一角,只丑陋得像是特别脏的旧垃圾的表面,只一看就让人生不出一丝半点的购买心思。 可何洛看着那片少量青蓝色的锈斑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青铜器的锈,分为好几种。 1.贴骨锈,锈层与器物本体浑然一体,几乎没有分离感,多呈绿色或者枣皮红。 2.釉锈,即器物本体外表面被一层釉层所包裹,即所谓的“包浆”,北方多呈绿色、枣皮红或者黄红,南方多呈蓝色和红色。 3.浮锈,即器物表面已经部分酥粉,甚至有“长毛”感,多呈绿色,夹杂有蓝色或者红色。 4.发锈,锈蚀已经影响了器物原来的构型,形成凸起或者凹陷的锈块,要么和原色差不多,剥落的话多呈砖红或者黑紫色。 5.糟坑锈,器物被锈蚀得很厉害,形成了由里及表的泡沫锈,多呈绿色。 6.黑漆古,出土时间很长的传世青铜器,在传世过程中不断被把玩擦拭,就会成型一层光亮的不透明外壳,多呈黑色或者深墨绿色。 7.水银沁,器物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的光泽层,外观如挂了一层水银,所以叫“水银沁”。 这个鼎上的锈斑呈蓝青,蓝色色泽美而不艳,青色则暗沉,如蒙了一层薄薄灰白,再加上那些白色堆积物,仔细看了,很像是沉于水底时间太长久,而依附的珊瑚残骸。帛派的人眼睛好,别人也许得拿在手里才看得清,可何洛隔着一米来远的距离,却清楚的看到这些白色堆积物虚壳残漏缝隙下的不平的小圆坑,极有规律,也密密麻麻多如繁星。 正是这个才叫何洛心下马上反应过来:这件鼎可能是个海捞器。 海捞器在古玩行当里也是极有名的,除了陆地的墓,就是古代的船。唐明盛世之时,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扩大着与外国的交易,还有就是海上船队。一般情况下海捞最多是瓷器,但也不乏金银、丝绸茶叶与青铜器,像这样属于大件的青铜鼎是极少的。 此鼎呈四方,高约三十多厘米,横宽约近五十,而铜鼎是从陶制的三足鼎演变而来的,最初用来烹煮食物,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享,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鼎,古代原是饪食器,后来变为统治阶级政治权利的重要象征,视为镇国之宝和传国之宝,也是“明贵贱,别上下”等级制的标志。 这样的制物本身就代表它一定的真实性,再加上铜锈的那种沉淀之美与大量的海生堆积物,何洛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这个鼎是个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