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一生无憾 (第1/4页)
夏若寒一路紧赶慢赶到了黄县,见满城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和语卿匆匆见了一面便赶去了府城。 语卿虽然利用了常香百步穿杨的好箭术把病毒传给了卢知秋,暂时保住了黄县。 但是危机并没有解除,若三皇子要遵照圣旨焚城怎么办? 他得说服他改变主意。 夏若寒猜测的没错,当他赶到府城时,三皇子正要亲自带兵焚城。 不过厂公大人让他慢些行动,三皇子不能不给他这个面子。 夏若寒虽然只是一个宦官,可他是权倾朝野的官员。 皇子们见了他谁不巴结讨好,希望他站在自己这边,那自己争夺储君之位的胜算都要大些。 夏若寒在不少朝臣眼里是个人狠话不多的大魔头,其实口才极佳。 他只说了一番话就让三皇子改变了主意。 他说现在一群皇子争夺储君之位已到了白热化。 即便三皇子无意储君之位,但是他的年纪摆在那里,其他皇子必定想除他而后快,从而使自己少个竞争对手。 他谨遵皇命焚城表面上看无可厚非,实际暗藏凶险。 若日后有皇子拿此事攻击他,说皇上远在千里之外,不太了解黄县的情况,而下了焚城的圣旨。 三皇子却就在府城,会不了解黄县的情况? 明知道黄县有救,却见死不救,遵照圣旨焚了城,不是迂就是傻,或者一心想讨皇上欢心,而丧失了仁心。 不论哪种情况,都足以将三皇子踩在地上,永无翻身之日。 既然谨遵圣旨风险这么大,不如上一本奏折,向皇上禀明黄县的情形,苦求皇上再宽限半个月。 若半个月内黄县疫情仍旧失控,他愿以死谢罪。 如此一来,既显得他有仁义之心,又能展露他临危不乱、治国的才能,必得皇上另眼相看。 谨遵圣旨,后果不堪设想,不遵圣旨,力保黄县,反而于自己有利,三皇子自是听从夏若寒的话的。 半个月后,黄县疫情终于结束。 语卿也用那些强行募捐来的银子帮灾民们重建家园,并且免费授课,传授兔子养殖技术。 虽然在古代,大规模养殖兔子很难做到,但是家庭小规模养殖却是不难。 哪怕一个月有一百只兔子出栏,所赚的钱也足够一户普通人家一个月的开销。 兔子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收益快,但投入小,适合灾后一无所有的百姓养殖。 语卿不仅传授兔子养殖,还把兔肉的各种制作方法传授给百姓。 兔肉做的好吃,人们才愿意买,吃兔肉的人越多,就越有利于兔子养殖。 为了重振灾区经济,语卿在湖广府一待就待了三个月,这才跟着三皇子回京。 夏若寒提前两个月就回京了。 他向来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当初皇上发出密旨,他是在几天之后才得知,说明这道密旨真的很隐密,即便他在宫里耳目众多也没收到消息。 却在几天后得知此事,说明有人想让他知道此事。 夏若寒知道此事的反应,肯定是飞奔着赶去黄县救语卿。 而语卿又会坚持救助黄县,这样一来,夏若寒必定阻止三皇子和卢知秋焚城。 那他就抗旨了,即便不被问罪,也绝对会令皇上震怒而有可能失宠。 一个失宠的宦官收拾起来还不易如反掌? 所以那道密旨针对的不是语卿,而是夏若寒本人。 夏若寒派出耳目去打探,终于打探到是宫里贤德妃鼓动皇上下了焚城的密旨。 贤德妃素来在宫里安分守己,与世无争,所以才深得皇上宠爱。 夏若寒也和她以及她所生的长乐公主和四皇子从无过节,贤德妃为何突然对他动手? 夏若寒细细梳理了这几年自己得罪的人,想要从中找到些蛛丝马迹。 自从几年前他被安国公一帮人刺杀,由此挖出他们几个通敌的卖国贼来,就一直在深挖余党。 贤德妃这时跳出来,莫非跟这帮叛国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