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_第七百二十三章:三年之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三章:三年之后 (第1/3页)

    一晃,三年的时间过去。这三年,华夏国发展的飞快。

    因为这整整三年的时间,整个华夏国,几乎可以说是在全民建设。

    他原本几千万的国民,投身建设的人员,差不多有一小半。

    还有从大唐还有大唐周边国家招聘来的海外务工人员,还有东罗马帝国及其附近的大量的海外务工人员。

    有这么多人参与建设,因此,整个华夏国,建设的速度飞快。

    当然了,这么庞大的建设,花费的资金,也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幸好华夏国积累深厚,再加上华夏国最不缺少的就是粮食。

    还有华夏商城,不断的推出各种新的商品。

    这些商品的科技含量,十分之高,是别的国家,完全无法模仿的精品。

    比方说,冰箱、冰柜,新式洗衣机等等。

    这些产品,就连大唐的科技,都远远不如,更不要说其他的国家了。

    这三年时间,还有一个逐渐热起来的产品,那就是电脑。

    电脑的价格,尤其是那些低配置的电脑,开始降价。

    电脑开始逐渐的走入寻常百姓家。

    当然了,主要的销售市场,还是在大唐。

    毕竟,大唐的百姓,要更加的富裕一些。

    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比其他国家,更要超前一些。

    其次,就是华夏国的百姓了。

    华夏国的百姓,这三年的时间,腰包也彻底鼓起来。

    因为只要肯干,就不愁找不到活计。

    只要不好吃懒做,就能积攒下家底。

    更有那些头脑灵活的,搞个小吃,或者是开个小卖店,做个小商人等等,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因为这三年的时间,百业待举,机遇随处都是。

    可以说遍地都是黄金,就看你能不能拣起来了。

    有钱了,消费观念也跟着悄然发生了改变。

    而在华夏国,已经彻底形成了互联网。

    在网上,就能查阅到好多的资料。

    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用电脑都实在是太方便了。

    现在,互联网,已经连同了大唐。

    两个国家之间的通讯,也变得简单起来。

    直接在网上,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

    不过因为大搞建设,华夏国也耗费了无数的资金。

    这真是穷了国家,富了百姓。

    还好,还有招商引资,招到了好多的投资者。

    有了这些外部助力,他们的一期道路建设,总算是完成。

    首先,建设了两大条贯穿东西南北的大铁路。

    其次,是每个行政省之间,都建立了国道。

    整个华夏国每个行政省之间的道路,都畅通无阻。

    当然了,每个行政省内部的道路,估计还需要一定时间来修建。

    而这些,就看各个行政省自己的能力如何了。

    而目前,最发达的行政省,竟然是土地最为贫瘠的西南行政省。

    这当然也是因为,当初西南行政省的最高长官沈文,当初向皇上求取真经。

    他们是第一个到大唐招商引资的。

    因此,他们招来的投资者,也是最多的。

    他们吸引来大量的投资,建设的飞快。

    而因为良好的环境,能够吸引来更多的投资者。

    因为这样的良性循环,导致目前,西南行政省,是发展最好的一个行政省。

    西南行政省的财力,也是十五个行政省中,最富裕的一个行政省。

    因此,西南行政省内的道路修建情况最好。

    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修建完毕。

    而随着道路的畅通,现在华夏国最大的建设,也宣告完成。

    接下来,他们就没有这么大的,需要举全国之力进行修建的大建设了。

    那些海外的务工者,绝大多数的,都被遣送回去。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人,这三年的时间里,通过个人的努力,已经在华夏国买房买车,定居下来。

    并且正式成为华夏国的公民。

    目前,华夏国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取得了一定的繁衍。

    现在总人口,已经达到六七千万之多。

    当然了,新增的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婴幼儿。

    还有极少数人,是新进定居下来的。

    因为人口稀少,所以现在想要在华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