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生死的邮差_完本感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本感言 (第1/1页)

    邮差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很是感慨。

    这个故事大概是21年开始构思,到22年正式落笔,之后写得断断续续,一直到今日才把它完成,颇为惭愧。

    故事的初始冲动来源于一部动画,叫《紫罗兰永恒花园》。如果没有最后几集,这可能会是我最喜欢的动画之一。总之,在看到病重的母亲给年幼的女儿留下几十封信的时候,哪怕那一集的开头我就猜到了后续的发展,却依然忍不住流泪。

    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如果真的有什么能够跨越生与死的界限,那一定也是爱。

    看完那一集之后,又联想到现实中的许多实例,我不由开始遐想:他们都是因为病重所以才有时间去准备,那么那些突然去世的人呢,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话对活着的人说呢?

    怀着这样的想法,我翻出了以往的灵感,第一个成型的故事就是《敲钟人》,这是完全虚构的。

    接下来开始搜集灵感,《女儿》来源于从前看到过的一个rb节目,大概是叫《我能去你家吗》,那一期的主角是一位独居的父亲,他的女儿在上学途中被酒驾司机冲撞死亡,遇到节目组的那天正好是他旁听完凶手的庭审回家。

    《坟》的灵感源于某个非著名论坛nga,有个帖子征集“破防图”,里面有一个十分模糊的聊天记录,大概就是妻子重病,却因为没钱而决定不救治,末了还说回家做饭。

    《记忆》是某年的一个央视采访,应该是在训练场上,采访到一个女兵,问到牺牲的问题,那个女兵是笑着说“希望父母忘了她”。

    《照片》,其实一开始是想作为开头的,毕竟它才是时间线上的“第一个”故事,不过后来仔细考虑之后,还是把它放在了中间。一开始没有原型,葛敏一家原本是军人,只不过后来看到某个缉毒烈士的儿子也因为缉毒行动牺牲,就做了修改。

    《邮差》是第二个成型的故事,而且是先写了信,之后再去构思故事的发展。

    《珍宝》,故事里也说了,起源是一个恶作剧。不过后来看到有人带着去世情侣的遗诏去完成从前的约定,就增加了“带着照片去从前去过的地方合照”这样的设定。

    《狗》是为了那些所谓殉情男男女女的家人,对他们来说,忘记才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是《爱》,所有的一切,其实是徐耘寻找爱的过程,他因为任务感受到爱,因为任务对爱产生迷茫,又因为任务而坚定相信爱。于是,在故事的最后,他抓住了自己的爱。

    至于后记,从《邮差》结构确定之后,就想着番外是女儿的婚礼了。邮差的故事用女儿给父亲的信作为开头,那么用父亲给女儿的信来结尾就再合适不过。

    这些故事很适合,就是普普通通生活,对于故事中的个体来说或许是刻骨铭心,但对于旁观的我们来说却只不过是一个不那么有趣的故事。

    邮差作为一个短篇合集,最终的就是这些故事,因此我有意弱化了一些与故事无关的内容。比如徐耘的经历、比如“邮差”的来历、比如任务和积分,全都没有细写,因为这些内容在故事里的作用并不大。

    说回开头,选择写一个以“讲故事”为重点的短篇合集,其实是想锻炼我的写作能力,不过目前来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总的来说,想写的基本都写出来了,接下来会尝试能不能写一些更受读者欢迎的内容,不过可能会换一个笔名。或许与老朋友们会相见不相识,也或许某一天会笑着说“原来是你小子”,这大概就是生活的乐趣所在。

    总之,就像故事里一直说的,祝各位生活愉快,幸福美满。

    最后,真心祝愿每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回应。

    江湖路远,青山依旧。咱们有缘再见!

    司史顿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