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_第458章 太慢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8章 太慢了 (第1/2页)

    “回禀魏王,此事是少公子教末将做的。”

    偌大的建业郡太守府正堂,秦艽面对曹操的询问,神态自若,淡然回答一切。

    曹操在得知秦艽的一系列的做法之后十分诧异,如今这个时代可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事情,所以他主动地来找了秦艽。

    很少有人想不代表是没人想过。

    曹操本身就想过用某些不动兵戈的方式占领某地,可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而秦艽成功了。

    他此番过来也算是向秦艽取经。

    “详细的说说,为何能够成功。”

    听着是曹秀教他耳朵,曹操更来了兴趣,连声询问,同时让一旁跟来的文吏记录下来秦艽的话。

    面对当今的魏王,秦艽神色如常,不卑不亢:“少公子说天下初定,百姓刚刚安稳下来,孙吴的兵马依靠的又是百姓的税负,一旦开战,孙吴必定会增加税赋,引起百姓的不满。”

    “孙吴商人居多,商人又重利,税赋增长之后,商人自然是头一个不愿意,而我作为秦家的公子,与他们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利益往来,因此,只要我张嘴说不触及他们的利益,他们肯定会相信。”

    “至于其他的方面,如何操控百姓的舆论更简单,百姓们本身就读书少,只要不骗他们就行了,让他们自己学习认字,时间久了,百姓就有了自己的主见,不会再被别人牵着走。”

    听到这里,曹操不禁打断了他的话,皱眉道:“如此一来,百姓不是更难掌控了吗?”

    “我也有过这个想法。”

    秦艽如实说道:“少公子说,体恤百姓不是把百姓当作傻子看待,要真正的为了他们好,他们自己心里清楚的。”

    此话一出,曹操站起身,想要什么,又坐下来,重复好几次后,他笑着叹了口气。

    看来自己确实是老了。

    总想着民心所向,想着各种办法来让百姓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时代里,没想到孙儿比自己想的更久远,直接跳过了蒙骗他们这件事情,改为了直接让他们了解一切。

    或许,孙儿真的有本事平定天下。

    自从曹操离开建业之后,大魏的朝堂好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诸葛亮受到了重用,徐庶被曹操一令调回朝堂,所有曹秀曾经力荐的人全都被委以重任,并且曹操自己明确的说了,除了兵权不给他们,什么都可以满足他们。

    果然。

    不过三个月的时间,百姓叫好声一片。

    战乱本就会出现很多的难民,别处的城池对待难民都是用驱逐或者是给他们在城外圈一块地。

    而诸葛亮与徐庶的解决方式却是将他们人数统计出来做出清楚的分配。

    男的开垦粮田、伐木、修建等等体力活,女的则是做各种女红,以工代赈。

    至于那些话多的懒汉,徐庶的处理方式更直接,斩了。

    一来二去,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人都赶着朝邺城走。

    难民已经变了一个意思,他们不再是逃难的人,而是过来寻求一个差事的人。

    邺城的人口饱和之后,诸葛亮在曹操应允之下将这些难民又分别送到了城池人口比较少的地方。

    那些大家族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难民。

    诸葛亮帮他们筛选过后的难民不光吃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